太阳能产业只有转型和升级,才能重生。

* 来源 : * 作者 : * 发表时间 : 2019-10-24 19:01:20 * 浏览 : 201
  从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狂热发展到产能过剩的警示,四成产品冬天不管用,再加上海宁质量门事件的频频被曝光,在行业直面信誉危机之时,又逢连年“倒春寒”,于是市场被迫走上了下行道。一时间,太阳能热利用市场涤荡席卷全国,嘉兴太阳能企业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。 
  不过,接下来太阳能热利用市场进入淡季。而浙江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面临“钱荒”、“电荒”、“油荒”、“用工荒”、“成本荒”的多重挤压,这一情况也将同样波及太阳能热利用中小企业,他们的日子将更加难熬。 
  可以预测,今年下半年,随着新国标、热效限定值等强制标准的出台,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市场涤荡必将向纵深发展,也许到那时才能说,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洗牌风暴才算真正来临了。业内有观点称,未来5年内,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生产企业甚至将会从目前的4000多家锐减至300家,真正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不足20家。当然,由于行业发展还有许多不确定性,这里也可以说还是充满了变数。因此,太阳能热利用中小企业不能失去信心。 
  那么,在这种情况下,不少太阳能热利用中小企业不禁要反问,企业怎样才能存活下来不被淘汰?其实,好的回答便是,不等不靠,修炼内功,转型升级,方可浴火重生。 
  转观念变心态 
  在当前的情况下,太阳能热利用中小企业再也不能急功近利,浮躁狂热,盲目跟风。企业要赢利天经地义,但是产生在售后以后,这是底线,也是良心。 
  企业定位至关重要,太阳能热利用中小企业一定要做好产品,可以为大品牌大企业做配套,也可以在他们不作为或一些缝隙市场深耕细作,打造区域品牌作为市场补充。太阳能热利用中小企业要发挥管理成本和渠道扁平带来的价格优势,而不应再去跟风,绝不做劣质低价的害群之马。 
  无质不立品牌 
  坦率地说,太阳能热利用中小企业应该彻底摒弃“买驰标”、“请代言”等自封品牌的浮躁,潜心抓好产品品质。仅仅停留在不偷工减料,还只是一个道德底线。怎么做好产品去适应市场,满足消费需求,才是企业的价值体现。这里没有捷径可走,必须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工夫。“热效限定值”成为强制标准后,日有用得热量和热损就成为重要指标,无论在销量、价格上,一级还是三级出入很大。 
  一是要选配优质真空集热管。好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吸收率高达0.92~0.94,半球反射率只有0.04~0.06,而且用的是上等毛坯管。差的呢,达不到现有国标0.86和0.08。当然,企业更不能去采购低于成本价的“黑心管”。 
  二是可升温度,有用水容量与集热面积有正确配比,在理论上有个公式可循,可以指导设计和制作。我们是产热水而不是卖管数,如果连这个本领也没有,更没有自检设备,奉劝大家好还是改行。 
  三是保温一般采用聚氨酯高压灌注,密度至少35,导热系数小于0.02,闭孔率起码92,厚度可视不同地域在4~6之间,封头两端也要保持同样厚度,不能有空隙,因为这里散热快。 
  四是选配优质密封圈。采用下排气也能加分,当然管网保温措施也同样重要。强制标准出台后,肯定还会有监管不力的情况,但企业绝不能有侥幸心理,送检的是好的,大批量出售的是差的,这实际上是自骗自,照样会被淘汰出局。 
  条件具备快转型 
  从当前情况来看,智能化、全天候、健康水是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升级的方向。控制仪表的困惑是由电极式传感器造成,可采用数字压力式,因为它的测试信号电流小于120频率不到50,不会结垢,减少故障率又长寿。电辅助加热要采用能效高的,水箱可采用结垢少能抑制细菌的内胆,当然还要配置有优质保温措施的管网系统和避雷击设备,方便、安全,冬天好用。消费者满意了,企业才能有生存权。可以去考证,根据资源条件去选择或者储备技术向一些方面转型,例如平板镀膜、平板集热器、各式水箱、空气能热水器、空气集热器、太阳能锅炉、热电联产配套等。这些市场刚刚起步,大有作为。当然还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,当前尚无条件转型升级的太阳能热利用企业可以先做升级,以此来转变赢利模式。 
  我们的眼光应该放远一点,应该看到,现在的市场下滑是阶段性的,国内农村、小城镇太阳能普及率还不到10,远远还没有饱和,当前正处于产品升级的大好时机。同时,太阳能热利用市场是多层次的、多元化的,城乡的热水采暖工程市场、城市的建筑一体化市场、工农业领域的中温市场、太阳能热发电的高温市场,一个个都是千万亿级的巨大市场,都需要我们去占领,都需要我们去开拓。 
本文来自于:http://www.lqtyn.com/news/newscenter/gsxw/968.html